海棠书屋 > 穿越小说 > 重生之我是潘金莲 > 第十五章 借刀杀人

第十五章 借刀杀人

 热门推荐:
    张千冷冷一笑:“潘金莲,算你聪明,识相的赶快依了赵五郎,那可是如假包换的官亲老爷,倘若因此得罪了孙县尉,只怕偌大的阳谷县,也难有你容身之地”

    我知道这个孙县尉权势熏天,手里有兵,就连知县相公也不敢轻易招惹他,但他也不能给泼皮撑腰啊,对这样的人,我潘金莲绝对不能装怂

    我给自己打着气,对着张千一抱拳,不卑不亢道:“张端公何出此言呢孙县尉高风亮节,名满阳谷,堪称我东平府的楷模,纵然与赵五郎扯上了亲戚,也定然不会出手干预小小一个狮子桥的归属,说不定是有人拿着鸡毛当令箭呢”

    我眼瞅着一旁的李万满脸惊讶,他可能没想到我仅凭着三言两语,不但准确判断出了赵五郎的背后靠山,而且还将了他一军。

    惊讶归惊讶,毕竟李万人老成精,这一次又是有备而来,并不是几句话就能打发走的,“县尉大人本不想管这档子闲事,但架不住赵七娘的枕边风,只好让我们兄弟二人前来传个话。”

    “仅仅是传个话吗”我知道此事不能善了,索性把心一横,道:“小女子愿闻其详”

    张千呵呵一笑道:“孙县尉自幼喜好舞枪弄棒,最爱西夏打造的刀剑,金莲姑娘若是能遂了他心意,又何愁狮子桥的归属”

    我在市井厮混了大半年了,后世又喜欢读书,当然听说过“契丹鞍、夏国剑、高丽秘色”,是当时最没有争议的世界名牌。

    在契丹的马鞍子,高丽的密色青瓷,以及西夏的刀剑这三大名牌之中,西夏刀剑尤为难得。

    大名鼎鼎的学士苏东坡,曾经获得一把西夏刀剑,如获至宝,专门开了一次盛宴来庆祝,他的学生晁补之还为此赋诗一首,写下了“红妆拥坐花照酒,青萍拔鞘堂生风”的名句。

    宋钦宗赵桓,也就是此时的太子殿下,就以佩戴西夏刀剑为乐,简直是顶在头上怕掉喽,含在嘴里怕化喽,由此可见西夏刀剑的珍贵。

    我摇了摇头:“两位端公也真能看得起我如此稀有之物,县尉大人尚且不能得手,何况小女子”

    “金莲姑娘又何必小瞧了自己”李万指了指西桥头处,轻声道:“有道是踏破铁鞋无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,那汉子手里拿着的,不就是一把西夏刀吗”

    我顺着李万的手指望过去,不由得心里一惊,一下子叫出声来:“青面兽杨志”

    杨志的祖上杨景,也就是后世熟知的杨六郎,曾经在延州与西夏军交战多年,缴获一把上等的西夏刀是非常有可能的事,而这把刀也许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杨家的传家宝。

    我又差一点儿笑出声来:“县尉大人只是想要杨志那把宝刀而已,正好他在卖刀,三百贯,便宜得很,你们自去买了,何苦着落到小女子身上既然赵七郎胆怯不敢来,小女子就先告辞了,我店里还忙着呢”

    我朝着张千和李万施了一礼,刚要走,却被张千唤住:“金莲姑娘请留步,县尉大人还有交待。”

    “张端公有话请讲,小女子洗耳恭听。”我隐隐约约觉得事情有些不妙了。

    果然,张千接下来的一句话,简直就是晴天霹雳一般:“县尉大人说了,西夏刀价值不菲,连他也买不起,你不是再与赵七郎他们争斗吗,倒不如拿出点儿他们破落户泼皮的看家本领,将杨志那厮的刀讹诈了”

    我一愣,看来这个孙县尉是缠上我了,也罢,随即笑道:“多谢县尉大人的美意,但小女子又不是泼皮,怎敢坏了大宋朝的律法,无端去讹诈别人”

    张千沉下脸来,一字一句道:“潘金莲,我们来时,县尉大人再三嘱咐,一定要你把刀讹诈了,否则的话,他就要出兵为赵七郎助拳了,何去何从,你自己看着办吧”

    “这个孙县尉,竟然能将一招借刀杀人,玩得这般炉火纯青、高深莫测我答应吧,那青面兽杨志与武二哥一般的本事,岂能是招惹得起的,不答应吧,就给了他出兵的借口,这样一来,狮子桥就要被赵七郎霸占了,这么多的商户,日后都要受他的盘剥,这该如何是好”

    我总算明白过来了,倘若孙县尉只是贪图杨志的宝刀,而又不想花银子买的话,只需向杨志说一声,在兵营里补了他一个差事,杨志还不乖乖将宝刀献上,何必要如此费尽周折

    看来孙县尉醉翁之意不在酒,他肯定打听清楚了,杨志是受了高太尉的迫害才流落到阳谷县的,而他分明是想借青面兽杨志的祖传宝刀,结果了我的性命,这样既能让他的新科舅哥赵七郎乘虚而入,占了狮子桥的地盘,又能除掉青面兽杨志这个高太尉的仇家,给高俅献上一份大礼,端的是一石二鸟的妙计。

    “金莲姑娘,你是聪明人,讹诈之术想必是无师自通,讹一把刀应该不是什么难事,日落之前,我们兄弟两个在县衙对面的如意茶楼里静候佳音”张千呵呵一笑,与李万二人施施然而去。

    “日落之前”我仰脸看了看日头,此时距离日落满打满算已经不足三个时辰了。

    后世数年的特种兵生涯让我养成了一个习惯,那就是处境越危险,我反而越冷静。然而,眼前这个天大的难题好像光凭冷静已经无法解决了。

    也许请西门庆出面能够解决,但是我躲他还来不及呢,怎么会求到他的门上

    就在我拧紧眉头,束手无策之时,耳朵里却传来了两个路人的对话:

    “慕容大官人,好久不见,如今在哪里发财呀”

    “原来是上官员外,久违了,小弟离开阳谷已有半载,如今在姑苏城开了一家酒楼,也只是混口饭吃而已,如今故地重游,感觉阳谷又比往日热闹了许多。”

    有道是,“有心栽花花不开,无心插柳柳成荫”。

    “姑苏慕容”这两个局外人几句简简单单的对话却让我眼前一亮:“金庸老先生笔下的南慕容,不是有一招以彼之道,还施彼身”吗孙县尉想借杨志的宝刀杀我,我何不也借杨志这把刀杀了他的妻兄赵七郎呢非如此,怎出得了这口鸟气”

    我主意拿定,随即将小指塞进嘴里,打了一声响亮的唿哨。

    唿哨声将落未落,人群中已经闪出两个人来,飞一般的赶到我的面前,拱手便道:“金莲姑娘,召唤我等兄弟前来,不知有何吩咐”

    这两人一个叫做商三,一个叫杜四,原来也是阳谷县的泼皮破落户,只靠赌博讨钱为生,后来得罪了赵七郎,日子就混不下去去了,整日里在狮子桥乞讨度日。

    我在狮子桥站稳脚跟之后,看着两个人有些力气,倒也机灵,就请他们做了洗衣店的伙计。

    我先对商三轻声道:“三哥,麻烦你到马行街走上一遭,打探一下赵七郎那厮的虚实,我自到桥下的狮子楼里吃酒相等。”

    “姑娘且把心放进肚内,说来也巧,我当年有一个兄弟,名唤金刚钱五,如今正受赵七郎重用,要探那厮的虚实,简直是易如反掌。”

    看着商三急匆匆而去,我指着西桥头的青面兽杨志,又对杜四言道:“四哥,看见那个脸上有青记的卖刀汉子吗”

    杜四望了过去,不由脱口赞道:“好一条大汉,想来名震东平府的武二郎也不过如此”

    “四哥真是好眼力”我点头道:“此人唤作青面兽杨志,乃是河东杨家将的后人,原来是殿前司制使,因为失陷了赵官家的花石纲,又受到高俅那厮的迫害,才落得如今这般境地。”

    杜四眼珠子一转,狡黠一笑道:“姑娘莫不是看上他手里那把刀了吧我倒是有个法子,管教姑娘如愿以偿。”

    “噢是又如何这种好刀,哪一个不爱”我想考量一下杜四,也不说破自己的用意,故意反问道:“四哥打算去抢吗”

    杜四呵呵笑道:“姑娘又打趣我了纵是十个杜四也不是杨制使的对手,我擅长的,只是鸡鸣狗盗之术也”

    我摆了摆手,正色道:“四哥,我不要你去盗刀,你如今要做的,就是想法设法缠住杨志,千万莫要让他走了”

    “姑娘放心,此事包在我身上”杜四转身而去。

    我暗自庆幸不已:“这二人个个非比寻常,若非赵七郎不能容人,哪里轮得到我试想一下,如果他们都是赵七郎的人,我想赢就要棘手多了。”

    我着人收拾了交椅,然后径直去了桥下的狮子楼。

    因为狮子楼是西门庆的产业,所以我很少来,只是今天有大事要做,这里又位于狮子桥正中央,便于统筹全局,也只能过来了。

    “金莲姑娘,好久没来了,小人这就去唤我家掌柜。”酒保见我进来,哪里还敢怠慢,慌忙引至二楼的临街子里,端上了一坛上好的酒,转身就要去禀告西门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