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棠书屋 > 穿越小说 > 重生之我是潘金莲 > 第二十四章 打不死你闲死你

第二十四章 打不死你闲死你

 热门推荐:
    李万见状,急忙凑过来一看,不由得当场念出声来,“今日天之前,县衙内如果有人敢打潘金莲一棒,本官定然打他十棒”

    就在那一瞬间,整个捕快房都安静下来了,一众捕快都把眼巴巴地望着张千,等他定夺呢。

    我心里暗笑不语,那可是知县相公亲手所书,如假包换的玩意,张千和李万虽然与孙雄有些牵连,但是知县相公毕竟是他们的主管上司,那是绝对得罪不起的。

    更何况知县相公这个人一向一诺千金,言出必践,如果他们两个真想打我一百杀威棒,那就要做好挨一千杀威棒的准备。

    那可是一千杀威棒呀别说他们两个如今已经年老体衰,纵然是盛年之时,也禁不起这么一顿暴打。

    这边他们两个人还在面面相觑,那边我却已经在火上浇油了:“张总捕,这顿棒子您到底打还是不打小女子可是等得有些着急了”

    李万顿时没有了主意,我看着他悄悄捅了张千一下:“老张,你看此事该如何收场”

    张千摇了摇头,把心一横,起身走下堂来,往长凳上一趴,涩声道:“潘金莲,老夫不敢打你棒子,愿赌服输,甘愿挨上三棒”

    “师父,万万不可”程东一个箭步扑上前来,嘶声道:“师父,您老人家何等身份岂可当众受辱”

    张千摇了摇头,苦笑道:“好徒儿,事到如今,老夫是不得不挨这三棒子呀,难道你要老夫在众目睽睽之下,自食其言吗那样,老夫还有何脸面统领阳谷县上百名兄弟”

    “这”程东一时语塞,却是扭过头来,对我言道:“金莲姑娘,有道是,解铃还须系铃人,如今能救师父他老人家的就只有你了,还望你念在师父他老人家年事已高的份上,就放过他这一回吧”

    “金莲姑娘,请你开恩,放过张总捕这一回吧”程东一语未了,堂上堂下竟然齐刷刷跪下了一大片捕快。

    我动容了,肚子里寻思起来,“那个张千虽有万般不是,但在捕快中威望甚高,我若是逼他太甚,只怕今后会被他的徒子徒孙孤立,但如果就此放过张千,以他睚眦必报的个性,只怕我今后更加难以在捕快房立足。”

    自从我答应西门庆进县衙当差的那一刻起,就没想到要把以前的恩怨带到工作中来,我只想多办几桩案子,没想过让正义得到伸张,让恶人得到惩罚,我只想让自己的官升得快一些,等手里有了权力,也好为武松翻案,仅此而已。

    但我没有想到,张千作为阳谷县马步快的总捕头,却用近乎耍无赖的方式,设下陷阱要害我们兄弟四个。

    我在后世,宫斗戏也看了不少,张千所设之局自然瞒不过我的眼睛,苦思冥想,也想不出来办法破解,就索性起了个大早儿,厚着脸皮找西门庆拿一个主意。

    谁曾想,这时恰好知县相公着人来请西门庆到他府中参加什么词会。

    “词会”我忽然想起自己还会背几首宋词,就跟随西门庆去了,看能否找一个机会,为自己借到一个护身符。

    词会上,来自阳谷各地的文人骚客各展风采,但最出风头的要数知县相公了,别看他整日里沾花惹草的,与西门庆臭味相投,但是肚子里还是有些东西的,据说是提举大晟府的周邦彦的弟子,他老师被后世称作“负一代词名”,他也不弱,以一首苏幕遮技压全场。

    我原本打算用李白的将进酒压一压他的风头的,却想起来这时是大宋朝,将进酒在座之人无人不会,没奈何,就想借用辛弃疾的青玉案,可是又一想,青玉案词是好词,就是时机不对,元宵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了,此时拿出来显摆未免有些不伦不类。

    这让我直摇头,别人穿越诗词歌赋信手拈来,甚至有人因此练成了“浩然正气”,肉身成圣,而我想剽窃一首好词却为何这样难呢

    好在我在后世是个“麦霸”,重生之前最火的卷珠帘唱的最好,就毛遂自荐当场献唱。

    这一首“中国风”,词倒还罢了,但是谱曲却惊呆了大宋最高音乐机关掌门人周邦彦的亲传弟子,知县相公对我大加赞赏一番,若不是县丞有事前来商议,看他那样子,非得与我深谈一番不可。

    也好在没有深谈,否则,以我的脾气,知县相公又怎么了,他如果敢对我对手动脚的话,我肯定会扇他的脸。就算他只和我讨论诗词,像我这个一瓶子不满,半瓶子咣当的外行,时间一长,也非得当场露出马脚不可。

    趁着知县相公的青睐,我抓住时机说我早上误了点卯,说不定要挨张总捕的杀威棒,知县相公心一软,就照着我的意思,写了这张护身符,我藏好了,只等在关键时刻拿出来将张千一军。

    我还在思虑,那边张千已经喝出声来了:“诸位快快请起,大家的好意老夫心领了,可是这三记杀威棒是老夫赢来的,岂能不亲自消受”

    “万万不可”程东的眼眶顿时红了:“师父,有事弟子服其劳,您老人家还是安坐堂上,这三记杀威棒就有弟子受了”

    王东不由分说,把张千扶到堂上坐下,然后趴在了那条长凳之上,“金莲姑娘,给我来一个爽快”

    思虑再三,我觉得让张千下不来台,对我有害无利,还不如见好就收呢就微微一笑,冲着堂上的张千一抱拳,道:“张总捕,冲着您老有这么一个好徒弟,今天的赌局就此一笔勾销,告辞”

    然后,也不管他什么反应,就招呼小荷他们几个,大摇大摆地走了。

    我们出了捕快房,商三不解地问:“姑娘,刚才正是兄弟有仇报仇、有怨抱怨的大好时机,你怎么说走就走了呢”

    杜四也在一旁接口道:“商三哥说的是,亲手打张千那厮三记杀威棒,那是何等的解气呀”

    我笑了:“且不说得饶人处且饶人,我们兄弟还得在捕快房厮混,事情做绝了对那个也不好,更何况,经过此事,张千已经颜面尽失,只怕今后再没有找茬的勇气了”

    我估计的没错,张千确实没有再来找茬的勇气了。

    因为就在当天夜里,张千找到了知县相公,表示要告老还家,颐养天年。

    俗话说,“焦不离孟,孟不离焦”,张千一走,以前龙精虎猛、老当益壮的李万也蔫了,从早到晚都赖在如意茶楼听曲,再棘手的案子他也不管不顾,统统推给程东了事。

    张千一退不要紧,我们几个的日子也不好过了。

    因为捕快房里上上下下都认为是我们几个赶走了张千,自然不给我们好脸色看,而新任总捕头程东作为张千的爱徒,虽然表面不说,但心里也恨透了我,尽量疏远,能不搭理就不搭理。

    这样一个多月下来,我们几个每日里除了应卯,到大牢内与杨志聊天吃酒之外,便再也没有其他事情可做了。

    “打不死你,老子就闲死你”比起张千的针锋相对,我觉得王总捕头的战略方针非常到位,难怪人们都说,青出于蓝而胜于蓝。

    又过了半月,连青面兽杨志都被发配到大名府梁中书那里了,我们几个就更加闲的蛋疼了。

    我也想改变一下这种状况,所以每逢有新案子发生,哪怕是鸡毛蒜皮的小案子,我都会第一个找到程东,请领导给我一个锻炼的机会。

    可是程东每一次都是一句套话来拒绝他:“金莲姑娘,不是我不用你们,而是你们几个都是新人,先熟悉熟悉环境,再谈接手案子的事情不迟。”

    这句话,与及时雨宋江经常对晁盖说的那一句,“哥哥乃山寨之主,不能轻动”,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
    我还好说,整日里和小荷一块,打磨在部队上学来的那套擒拿格斗术,以便与如今这具躯体更完美的融合,而商三、杜四、钱五就无所事事了。

    我担心他们惹出事来,就带着他们到街上巡逻,就当自己是后世的巡警了,反正碰上大一点儿案子,捎带着办了就得了。运气好的话,说不定还能捉住一条大鱼呢

    谁曾想,赵五郎嗝屁之后,那些泼皮一个个怕得要命,也不得不收敛了一下,统统把主战场转移到了勾栏院里。

    我们几个起早贪在街上转悠了大半个月,也就抓了三五个毛贼而已。更可气的是,这些毛贼一进捕快房,就被王总捕头在第一时间移交给了别的捕快。

    事到如今,我心里凉了半截,也不去争办什么案子了,尽快提高自身实力才是硬道理。只要有金刚钻在手,还怕揽不到瓷器活儿吗

    西门庆倒也好玩,有事没事就厚着脸皮找上门来,但是架不住本姑娘的以礼相待呀,他碰上了软硬不吃的我,实在是没法子了,竟然让李巧儿出面做说客来了。